时间:2023-01-31 23:17:31 | 浏览:1117
百家姓篇将从每个姓氏在历史长河中挑选出各大领域出色的人物进行展示。
于姓
1.于谦
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土木堡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2.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人。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8年获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3.于禁
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与张辽、徐晃等合称为“五子良将”。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后在襄樊大战中遭关羽水淹七军而败,投降失节。
4.于吉
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著《太平经》,信民太众,为孙策所猜忌,遭冤杀。孙策曾言:“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
5.于右任
陕西三原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管姓
1.管仲
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2.管辂
字公明,平原郡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古代卜卦观相行业祖师。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算学,学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著有《周易通灵诀》《周易通灵要诀》《破躁经》《占箕》等。
3.管宁
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管宁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著有割席分坐、不违本心的典故。
乐姓
1.乐毅
字永霸,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2.乐进
字文谦,阳平郡卫国(今河南清丰)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随曹操南征北战,数立军功,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逍遥津之战中与张辽合作,以少胜多,大破孙权十万兵马,威震天下。
3.乐羊
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初为魏相翟璜门客,后因大败中山国而一战成名。攻中山国时,城中悬其子以示乐羊,乐羊曰:“君臣之义,不得以子为私。”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鼎羹与其首,乐羊循而位之,曰:“是吾子。”已,为使者跪而啜三杯。使者归报,中山曰:“是伏约死节者也,不可忍也。”遂降之。
浏阳于氏 始祖元成公,后唐同光2年(924)自洪州南昌丰城瓦子湾偕兄元湘公宦游来楚之武陵(今常德),授朗州营中校尉,不数载升潭州都司,解组归田,过寓浏北潦浒市文坪,遂置业河背官山畲(今于家坪)。复归奉母携子俊虎、俊龙、俊麒来浏。俊虎卜居潦
百家姓——要“知根知底”。当代,有不少人开始重新修家谱、重修族谱,而且要找回姓氏文化的源流。每个姓氏都应该这样梳理、概括和传承姓氏文化。寻根问祖,这是一种溯源,也是一种探秘。很多姓都有数千年历史,不仅可见百家姓文化源远流长,更可见中华文化浩
精选于什么彤好听女孩名字一、于什么彤名字好听女孩⑴ 于云彤 (yún tóng)姓名笔画:12+7=19画出自:1、白玉蟾的《雪中 其二》——晓来红日尚羞明,四外彤云欲诈晴。赏析:云:云彩,指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
于姓是胶东的大姓,以荣成斥山和文登大水泊为两大祖居地,尤其是后者,自明清以来,有大量的分支迁到胶东各地,胶东诸县的于姓村庄在提到祖居地时,大都会提到大水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水泊就好比胶东于姓人的大槐树。(大水泊的于姓雕塑)文登大水泊的于
浏阳于氏 始祖元成公,后唐同光2年(924)自洪州南昌丰城瓦子湾偕兄元湘公宦游来楚之武陵(今常德),授朗州营中校尉,不数载升潭州都司,解组归田,过寓浏北潦浒市文坪,遂置业河背官山畲(今于家坪)。复归奉母携子俊虎、俊龙、俊麒来浏。俊虎卜居潦
於姓读作yū。《百家姓》有收录:荀羊於惠,甄曲家封。主要姓源有三个:1、以黄帝的臣子於则名字为氏。据《世本》载,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履,被封于於,后为於氏。2、源于地名,春秋时期齐国有於丘,因此有於丘氏。《万姓统谱》说:“於丘,其先家於丘
于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出自炎帝、黄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黄河流域播迁全国的姓氏。于姓最早期的繁衍播迁,是在今焦作沁阳北部一带,这里是古邘国所在地,也是于姓的发祥地。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东的于姓人为多,闯关东谋生并定居。当代,于姓的人口已达
1. 你的姓氏你一定要深入了解——这是一种寻根,一种溯源,一种探秘。沿历史长河而上。如果你姓于,那你一定要了解“于”的古老而丰富的意义,特别是其中所深藏的文化密码和内涵。“于”字看上去非常简单,笔划少,只有三划。在各种各样的名单中,如果按姓
于姓出自姬姓,得姓始祖为邘叔姬诞。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姬诞获封于邘国,后来邘叔的部分子孙就以于为氏。于姓出过很多官员,大都勤俭廉明,清朝的于成龙更是被喻为大清第一清官。于成龙是清初名臣,他清政廉洁,且官阶越高,越清操苦节。他当直隶总督返乡葬
姓氏名望《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于姓历代名人85名,占总名人数的0.19%,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零一位;于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24%,排在并列第八十八位;于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1%,排在并列第一
本期,波叔来为大家简单盘点一下当今百家姓上排名第二十八位的于姓。于姓,主要源自姬姓和姜姓以及少数民族的改姓。于姓的得姓始祖是邘叔,又名姬诞 ,乃周武王次子。武王灭商后,其被封于邘地,建立邘国。此后,姬诞号称邘叔,乃成为于姓的始祖。根据最新的
百家姓篇将从每个姓氏在历史长河中挑选出各大领域出色的人物进行展示。于姓1.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土木堡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
于姓主要源出: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后来,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春秋战国混
于姓的发展过程于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出自炎帝、黄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黄河流域播迁全国的姓氏。一般认为于姓最早出自姬姓,西周初年,西周姬姓周武王之子邘叔, 获封于邘国(河南),后邘叔的子孙就以于为氏。春秋战国,邘叔有后裔迁山东郯城。魏晋南北朝
姓是标识家族血缘、宗法的标志,用字有专用性和历史传承性,历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之说,也显示出我们对于姓氏的特别重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情况的影响,却也演绎出不少趣闻。世界举重冠军占旭刚,其祖父名为詹作斌,其父詹永斌说:“‘占’不